商業價值是品牌戰略的底層基礎
在最近十年風靡全國的定位理論中,有一個不斷被強調的核心關鍵詞,“心智”。定位理論認為,一個品牌是否具有價值,就在于它能否搶占消費者的心智,在大腦中牢牢占據一個位置。這一論述被國內眾多營銷策劃公司奉為圭臬,基于這個,“傳播戰”便成為了品牌戰略的殺手锏。一時間,品牌戰與廣告牢牢地劃上了等號,甚至在許多甲方公司之中,品牌經理的主要角色,其實就是扮演與廣告公司之間的溝通者。那么所謂的品牌戰略,僅僅就是通過廣告、公關、包裝等手段對品牌進行傳播嗎?其實不然。
一個能長遠立足于商業社會的品牌,它最基礎的價值,不在于能否“搶占心智”,而在于最底層的“商業價值“,這是支撐起“搶奪心智空位”的基礎。我們常會聽到一種結論,“產品就是最好的品牌”。企業提供有用的產品,解決社會的需求,這就是它的商業價值。也許有人會問,奢侈品的品牌價值不就因為人們認為它是奢侈品么,它的產品制作根本花不了多少錢,也沒解決什么實實在在的需求問題,這難道不是心智的作用?其實,奢侈品的溢價之所以能成立,客觀上來說,是因為它建立了一個高端文化認同的圈層。這個圈層,將人和人進行了區分,這就是奢侈品的商業價值。奢侈品的Logo,就是你進入這一圈層的“門票”。這雖然是心理作用,但是產生的社會效應,對群體的思維和行為造成的影響,確實是實實在在的。
當品牌擁有了商業價值,它在商業世界的邏輯才成立,才能生存下來,企業才有后續的機會將品牌推給消費者,才有搶占心智這么一說。所以,制定品牌戰略的時候,最先要考慮的,是品牌最基礎的商業價值是否成立,是否有提升的空間。塑造品牌價值的最源頭,就是商業價值的塑造。
一個杯子,如果它的商業價值僅僅是裝水,那它背后的品牌價值就跳脫不出一個日常工具的范疇。但如果我們在原來功能的基礎上,試圖將它塑造成為一個潮流文化符號,比如星巴克的貓爪杯,就建立了一個潮流文化的認同圈層,商業價值無疑往上提升了一大步,品牌價值自然而然也就水漲船高。同樣的,如果不把它打造成潮流符號,而是改進它的使用功能,比如增加一個隨意調節液體溫度的功能,那么它就提升了日常使用的體驗,商業價值無疑也能提升。
對于單個的產品來說,塑造商業價值的手段各有不同,可以通過技術改進,也可以通過創造文化認同,不同企業和個人擅長的方式不同,難易度也不同,很難說孰高孰低,但不論哪種方式,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入新的商業價值,就意味著品類發生了分化。如果這是一個從未創造過的品類,那么這無疑就將企業帶入了一片藍海。從定位理論的角度來說,這是品牌戰略中最高級的定位方式,即“開創全新一代”。
如果我們塑造的對象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組織,一個平臺。那么塑造商業價值的方式就不僅僅是單個技術、外觀升級或者文化造勢了,而是通過商業模式改造。商業模式是一種更宏觀,更復雜,更大規模的塑造方式。成功的商業模式,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商業價值,比如阿里巴巴,騰訊,美團,滴滴,拼多多等等,它們都是通過商業模式而成功的品牌。在當時的情況下,每一種商業模式都代表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新的品類。阿里代表電商,騰訊代表移動社交,美團代表線下服務,滴滴代表出租車,拼多多代表拼團購物,商業模式創造的商業價值,讓消費者認識了它們,離不開它們,也讓這些品牌占據了各自品類的頭把交椅。
總結:
品牌戰略是一個品牌自上而下的整體性規劃,但它不是憑空決定的,而是從底層邏輯出發,由下而上層層遞進,決定戰略方向的那個根基就是“商業價值”。首先明確商業價值,再想辦法搶占心智,因為商業價值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最根本的理由,消費者只有明確了購買理由,商品才有被營銷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