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賽斯行業洞察: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市場洞察
盡管新能源智能汽車當下存在諸多不足,例如電池續航、可用充電樁數量有限、自動駕駛能力有限,但絲毫未能阻擋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向前發展。
隨著各大手機廠商如蘋果、華為、小米、紛紛布局汽車產業,整個汽車產業正面臨新發展機遇,汽車相關廠商如何洞察行業發展機會、提早布局。
1、智能汽車將取代傳統汽車成為汽車主角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應用,傳統汽車正在從一個普通的交通工具成為一個“超級智能設備”,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正在從概念轉化為可感知、可體驗的具體產品。
當下汽車行業和若干年前的手機行業十分相似。鍵盤手機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話。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手機開始智能化,手機開始和人們的聯結更為緊密。而智能手機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汽車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成為人們除了家、公司之的“第三空間”。換句話說:汽車智能化將讓汽車成為人們的超級計算機,可以隨時進入工作狀態、可以隨時進入生活、娛樂狀態。
2013年到2020年,整個智能汽車銷售呈持續增長態勢。受疫情影響,2019年短期下滑。2020年呈恢復性增長,2020年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加7.5%和10.9%。
以蔚來為例,2022年7月1日,蔚來公布2022年6月交付量,共交付新車12,961臺,同比增長60.3%,創月度交付新高。2022年1-6月,蔚來交付新車50,827臺,同比增長21.1%。
除造車新勢力之外,傳統車企要想擺脫“諾基亞式淘汰“,需要緊跟時代,從單一的硬件制造商從硬件到軟件,全面轉向智能汽車。
2、汽車智能化全面提速模式不一
智能汽車不只是實現電動、更需要深度聯網、實現全方位智能。而當下,汽車行業正由傳統車企、互聯網造車企業、科技巨頭組成。傳統車企包括寶馬、奔馳、通用、長城、吉利等;
互聯網造車企業主要有蔚來、小鵬、理想,正持續加碼汽車智能化、自動駕駛。而科技巨頭例如華為、阿里、小米、百度等紛紛下場造車,搶占新能源汽車賽道。
從各類車企智能化節奏來看,特斯拉已經在全球智能汽車、智能駕駛領域搶占品類制高點,遙遙領先其他車企。
傳統豪車品牌寶馬、奔馳也在持續加碼電動車。寶馬最新報告稱,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汽車銷量為563,536輛,同比減少近20%,而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高達85%,預計今年純電動車型銷量將比去年翻番。
2022年,奔馳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21款產品,包括8款新能源產品。其中,梅賽德斯-AMG首款量產純電車型——全新純電梅賽德斯-AMG EQS 53 4MATIC+正式上市。全新EQE榮載“第400萬輛國產梅賽德斯-奔馳”正式下線。
伴隨不斷豐富的電動車陣容,奔馳正基于客戶使用場景,聚焦“電動化”、“數字化”兩大關鍵詞,不斷提升豪華電動出行體驗。而目前,星隨行充電服務網絡已覆蓋“十縱十橫兩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分布全國超300個城市、建成超39萬根公共充電樁。
從以上可以看到:中高端汽車類別,各個廠家紛紛發力純電動、智能化。
而國內市場,眾多品牌紛紛布局智能汽車,除了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之外,國內眾多汽車廠商如比亞迪、北汽、長安等品牌也在智能化升級。
華為則通過自有鴻蒙系統智能座艙HUAWEI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以輔助汽車廠商智能化升級的方式同汽車廠商合作。
各大車企業紛紛布局智能汽車,部分中高端品牌如特斯拉、寶馬、蔚來通過自主開發軟件硬件的方式完成智能化升級。大部分車企嘗試通過聯合的方式完成智能化升級。也有車企如吉利汽車通過旗下公司星紀時代入股魅族手機,借助魅族在Flyme系統的優勢,實現汽車的智能化。
3、智能汽車國產品牌表現搶眼
汽車之家評測數據顯示,2021年智能座艙評分Top 10中,中國品牌車系占據8席。哈弗H6和星越L屬于第一陣營,得分高于其他車系。
其中小鵬P7語音功能相對強大、交互便利度得分較高;星越L場景覆蓋度得分最高;而蔚來EC6溝通好感度得分較高,NOMI機器人為人車交互增加了互動體驗。理想ONE娛樂系統較全、功能滿足度得分較高。
與國產車企相比,豪華品牌在場景覆蓋度上弱于其他陣營,本地化服務相對不足。
智能汽車的競爭不只是硬件的競爭,需要分別在硬件(汽車本身)、軟件(交互)兩個方面持續發力。而大部分車企造車技術成熟,但軟件系統方面相對不足。汽車全面智能化的當下,誰先做好整體的智能體驗,誰將率先贏得特定潛在顧客的選擇。
這也是為什么吉利企業通過收購魅族的關鍵原因,企業原有的操作系統GKUI吉客功能實現并不理想、系統整體不流暢、卡頓明顯。而魅族在操作系統方面的技術優勢似乎可以加速吉利汽車的全面智能化。
4、智能汽車產業化分工極其突出
整個智能汽車行業來看,汽車的電動化正在與智能化深入融合。如圖所示,智能汽車所需各種配件、軟硬件極其復雜。從上有的鋰礦、電解液、隔膜、正負極材料再到中游的鋰電池、氫能源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再到下游的整車企業、充電樁、電池回收企業等待。
而在每個領域都有眾多企業,如何放大突出自身的專業,成為能企業做品牌的關鍵。以電機行業為例,如何在眾多企業突出自身。以鋰電池行業,2019年全年裝機量前十名的市場份額占比達87.98%,而寧德時代的裝機量已經超過50%,成為行業龍頭。
同其他普通產品相比,智能汽車的生產極其復雜,需要各個模塊的“專家級供應商“。產業分工明細的當下,相關產業鏈企業首先需要找到核心發力點,在特定業務點建立領先優勢,通過領先成為行業龍頭企業,獲得更多客戶的選擇。
最后
整個汽車行業正面臨新舊勢力的直接競爭。汽車智能化的當下,產業鏈相關企業如上游、中游配件企業,需要借助專業優勢在整個智能汽車產業搶占特定市場分工環節。
而對下游整車企業包括傳統車企、新勢力車企、以及科技巨頭,需要更好的協作、創新。分工配合同樣適合下游車企。車企本身有造車優勢、大部分車企并不具備互聯網技術優勢。而互聯網企業例如蘋果、華為、魅族在互聯網、軟件交互方面優勢明顯。能否高效協作配合,成為國內汽車智能化時代能否提前到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