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賽斯品牌深度研究: 深挖3400家店的錢大媽成功背后的底層邏輯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買水果一般都會去百果園或者鮮豐水果,而買菜買肉除了菜場,很多人都選擇了去錢大媽。是的,就是那個讓你曾經瞧不起,現在學不會的錢大媽。
錢大媽品牌誕生于草根,一個真正的從菜市場孵化出的品牌,最近幾度傳出要上市了。那么,錢大媽離上市之路還有多遠?據彭博最新報道,錢大媽計劃募資4億至5億美元,并擬在上市前的一輪融資中籌集20億元人民幣,使其估值達到250億元人民幣。傳公司已委任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負責IPO上市,預計最早將于今年年底完成上市。
錢大媽是何方品牌?老板姓錢嗎?其實不然,錢大媽品牌創始人不姓錢。
9年前,一個叫馮冀生的人在東莞開肉鋪,2011年的一天,,馮冀生在逛山姆會員店時,看到冷柜里陳列著一盒盒標準化的豬肉,他突然萌生了“賣豬肉”是大有可為的一門生意的想法。是否可以讓新鮮的豬肉通過“日清”的方式來消化庫存?從而做到確保每天的豬肉都是新鮮的。這個想法是相當超前的,周圍的人都覺得不太可能實現。但馮冀生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按常理的出牌的他,豎起來一塊招牌——“不賣隔夜肉”,由此,錢大媽品牌正式創立。
錢大媽品牌在東莞創立后,并未盡如人意,折戟東莞、轉戰深圳。2013年,他在福田區開了第一家錢大媽社區生鮮店,“不賣隔夜肉”的Slogan在深圳開始打響,口口相傳間被大眾所熟知。
時至今日,錢大媽進入全國30多座城市,開設門店逾3400家,有趣的是直營店僅100家左右,95%以上都是加盟店;更有趣的是,官方數據顯示,從2020年7月到2021年2月的短短7個月時間內,錢大媽門店數凈增1000家。其中有近2000家門店開在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區域。“不賣隔夜肉”的背后,其野心在于IPO。
一個賣豬肉的,能在短短9年開出2000家店,迅速崛起,它們做對了什么?錢大媽成功背后的邏輯是怎樣的呢?本文,歐賽斯品牌深度研究,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深挖下3400家店的錢大媽成功背后的底層邏輯。
1、在“肉類”紅海中誕生的品類紅利
10多年前的廣東,在肉品這個高度工業化的生鮮品類的供應水平上,與老百姓烹制粵菜對食材的高要求,匹配度和普及度都不高。
而錢大媽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它是廣東本地少有能養殖高品質黑豬肉的生鮮企業。以肉品為驅動品類,并輔以其他生鮮全品類。在這里,值得強調的是,在錢大媽的品類結構中,豬肉占比40%、蔬菜占比30%,水產占比15%,而水果只占不到10%。這并不代表錢大媽作為生鮮店鋪在水產、水果上需要加大力度。恰恰相反,這是錢大媽以肉類為核心打造的生鮮購物場景。
2、專注“極簡”的SKU
錢大媽從2012年到現在只做生鮮食材,米、面、糧、油豆都沒有碰,就是為了聚焦。聚焦給公司帶來運營管理上的簡單、高效、可復制,收獲高增長和規模。
目前錢大媽的規模是什么樣?2018年,錢大媽水產類產品中有10個以上的商品年銷售量超過100萬尾,其中鯽魚年銷售500萬條;豬年銷售150萬頭;水果單SKU年度銷售量超7000噸;五谷蛋年銷售1.5億枚。
3、洞悉消費需求背后的品牌價值
歐賽斯認為,“不賣隔夜肉”的口號、階梯式打折的營銷手段和聰明的選址策略,是其成功之道。錢大媽通過不賣隔夜肉的品牌價值訴求,成功制造新鮮肉與隔夜肉之間的沖突,錢大媽的產品自然成為最好的解決沖突的產品。
“不賣隔夜肉”被印在了錢大媽的門頭招牌上,向消費者傳遞出一種,只有錢大媽的肉是新鮮的,而階梯式打折、精準的數據、病毒式營銷都是為了讓新鮮肉更“新鮮”。
4、采取總成本領先競爭戰略
總成本領先核心在于供應鏈的管理,錢大媽供應鏈建設的方向有三點:
第一就是要產地化,計劃性,從消費者到產地有計劃性。
第二是要有規模化,種植、養殖要產生規模。規模化以后指導供應商在產地做布局,提高整個生鮮供應鏈的效率。
第三是要在產地端實現標準化前置,包括商品分級標準化、包裝/件裝標準化、載具標準化,把門店打包、陳列、打秤等碎片的工作以及大部分的人力工作等前置,讓門店的工作除了服務、服務,還是服務。
錢大媽面對傳統生鮮店屬于高維打低維,相對于傳統生鮮店,錢大媽屬于前端重資產,后端輕資產的運作模式,因為從上游控制種植和養殖,將黑豬的肉品從品種層面就加以確認嚴控,在下游輸出標準店搞加盟。流動鏈路是包含了全套能力的:養殖場——加工基地——供應鏈——終端加盟店——消費者。
但門店建設上沒投入,把成本轉嫁給了加盟商。錢大媽做的是B2B2C的生意,加盟店不僅擴張了它的市場覆蓋版圖,還穩固了它控制源頭的出貨量。高度市場化的計劃型生鮮種植養殖加工,品質、出貨量、平價的方方面面,全部得以一手抓。
總成本領先更要考驗前端門店全國擴張速度,隨著門店越開越多,單店盈利會越來越好,虧損會越來越減少。直到單一城市群的門店數量滿足一定規模之后,源頭種植養殖的供應鏈,會變成強大的后盾,能夠掌握產品的更高的議價權。
5、創新“當日出清”的全新模式
錢大媽采用小業態當日出清模式,不僅縮短了消費者與新鮮產品的時空距離,更通過高效的店鋪周轉降低供應商的賬期壓力,顯著改善了生鮮行業原有上下游的關鍵痛點。線下社區場景當前還是最貼合大眾人群的生鮮消費方式,不講武德的社區團購采用了更為直接的以銷定采,所有訂單在0點之前匯總,通過網格倉次日送達,也就是說,錢大媽的優質穩定客源,一夜之間叛變了。
錢大媽除了掙C端消費者的錢,在加盟商向其進貨的時候,更主要的是在掙B端的錢。相當于主要掙著批發商的收入,兼職做生鮮零售商的收入,或者說更強調生鮮零售的標準輸出。
6、社區生鮮風起時贏得資本青睞
目前,錢大媽在二三線城市的客單價約為23元,日營業額約為1.1萬,在一線城市的客單價約為28元,日營業額約為1.5萬元。無論是在二三線城市,還是一線城市,錢大媽在流水上的表現都是不錯的,加之零庫存的獨特模式,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青睞。資本圈玩的就是高風險換高收益,錢大媽拿風險融資,未來就鐵定要上市。要上市,就得擴張市場版圖。所以一開始錢大媽就不單純的是一家賣肉的,他是一個實體連鎖生鮮企業的發展樣本。
從2019年4月進入上海地區開始,錢大媽正式開啟了走出廣東的北上之征。從2015年拿天使輪融資開始,和君資本、啟承資本、泰康保險、基石資本都對其進行了投資。2019年底,錢大媽再次獲得10億元D輪融資后,估值達到80~100億元,擴張奔跑的速度更快了。在上海開出幾十家店之后。今年6月初,錢大媽進入長沙,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在長沙開出超100家門店。同時,錢大媽官網公開的加盟城市中,出現了重慶、成都、蘇州、武漢等地區的聯系方式。這些城市,都是中國南方綜合發展力最領先的城市。
7、提前布局數字化中臺的企業
門店數達到一定規模,覆蓋區域市場達到一定數量之后,零售企業的數字化中臺水平也要同步加強。錢大媽還是一個擁有線上業務的企業,現在微信小程序可以隨時下單,并且已經成立了“錢小鮮”電商平臺,正式加入生鮮數字化大戰。
零售的最終革命在庫存,核心邏輯是供應鏈效率。數據中臺的建立有利于實時監控庫存,以銷定產,擴大規模效應,最終實現工廠化。錢大媽認為,安全、新鮮、可持續,是生鮮供應鏈底層的邏輯。
8、贏得規模擴張必須贏得加盟商
加盟商和企業既是合作伙伴的關系,也是競爭對手的關系,錢大媽不停鞭策加盟商不能停留在舒適區,要時刻處在學習區,同時設有賽馬機制,讓盈利的門店形成良性循環,因為每個加盟商都是要賺錢的。
那么加盟錢大媽,需要什么成本呢?大概是這樣的:
9、強大的組織運營能力
做規模沒有人是不行的,沒有快速的機動反應能力也是跟不上市場節奏的。錢大媽的組織能力就一個字【快】。據說,在華東地區武漢開城,從籌建到第一家店開業只33天,中間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人力保障、廠方、車輛準備和組織的搬遷落地。正是錢大媽的組織能力,保證了錢大媽能以「快」為名的未來區域擴張能力。
目前有1500多臺車為錢大媽提供服務,每年新增200臺到400臺,預計明年會突破2000臺左右。錢大媽還為300萬家庭提供一日三餐服務,2020年有訂單可查的消費人次是3億人次。
歐賽斯小結:歐賽斯認為,錢大媽的成功歸根結底就是戰略壓強點的成功,是“不賣隔夜肉”心智占位的成功,“不賣隔夜肉”是超級品類,“不賣隔夜肉”是品牌價值,“不賣隔夜肉”是競爭戰略,“不賣隔夜肉”是商業模式,“不賣隔夜肉”又是鎖定了核心用戶群“家庭主婦和大媽”,在全國規模化擴張的路上,錢大媽想讓品牌心智走在市場占比的前面。即現在開的門店,優先選擇綜合競爭力更強的新一線城市,先把顧客口碑和品牌影響力打出來,其后再一步步加強市場的份額占比。
備注:部分圖片來源于互聯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