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戰略用好名稱品牌資產
一個品牌會有很多品牌資產,比如名字、LOGO、標志色、專用圖形符號、廣告語、產品包裝風格、產品形狀等等,至于排名就看廠商對待這些資產分別的重視程度了。一個品牌最應該珍惜的就是“名稱”。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字不是一個品牌的代名詞,名字就是這個品牌戰略的本身。我們衡量一個品牌的品牌戰略品牌價值,怎么衡量呢,也是看這個品牌名稱的社會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通俗說就是提到這個品牌名字,有多少人認可這個品牌的地位,又有多少人愿意為這個品牌的東西花真金白銀買單。
國際品牌榜單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可能不夠直觀。我們今天重點說說中國的品牌,它們的價值幾何。早前,傳播服務集團WPP與旗下調研機構凱度共同發布“BrandZ? 2019 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排行榜。榜單顯示,阿里巴巴登頂榜首,成為中國最具價值品牌。其品牌價值同比增長59%,達到1410億美元。騰訊排名第二,品牌價值1381億美元,同比增長4%。阿里巴巴這個品牌戰略性地在品牌價值榜上登頂,這家公司其實做了很多事情,不僅僅是讓這個品牌在社會上活躍得建立形象,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解決社會問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取得廣大消費者甚至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認同,這才成就一個品牌。
同樣,排名第二的騰訊品牌,不用多介紹都知道這個騰訊是誰、騰訊意味著什么。我們現在的生活,幾乎都離不開騰訊二字了,工作上要用到QQ郵箱,QQ通訊軟件,娛樂會用到騰訊視頻和騰訊,就連買東西也少不了騰訊投資的京東,最最最重要的是,全中國十幾億人已經習慣了一個聊天工具,叫做微信。騰訊品牌深入了多少群眾的生活,品牌名稱曝光的次數越多,品牌戰略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就會增加。很難想象一個曲高和寡、自絕于群眾的品牌,它的品牌價值會比親民的品牌高,比如大眾旗下的超跑布加迪,這個品牌價值就不會比大眾汽車品牌價值高。
再來看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工商銀行和中國移動通信也是走群眾路線的。工行是中國網點最多的銀行,移動是中國用戶量最多的電信運營商。我們都接觸不到的品牌,哪來的品牌價值呢?如果咪蒙、一條這樣的自媒體沒有那么多粉絲,又怎么會有廠商找他們打天價廣告呢?
總結來看,名稱是品牌戰略上最大的品牌資產,不斷給讓品牌名稱以各種媒介露臉,這樣才能讓品牌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