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價值鏈制定品牌戰略
如何發揮優勢制定品牌戰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每個角色都有其角色的價值,只有定準角色,分析角色在整個價值鏈條的戰略意義,才能收益最大化。講到價值鏈,就不得不提到美國哈佛商學院著名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分析法"。
波特的價值鏈分析模型原理是把企業所涉及的所有活動按照與業務的關聯強弱羅列并分組進行價值分析,以深化調整做出改善。這個模型中把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銷售、進料后勤、發貨后勤、售后服務。支持性活動涉及人事、財務、計劃、研究與開發、采購等,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不同的企業參與的價值活動中,并不是每個環節都創造價值,實際上只有某些特定的價值活動才真正創造價值,這些真正創造價值的經營活動,就是價值鏈上的"品牌戰略環節"。
企業如何保持品牌戰略競爭優勢?全面優勢不可能,所以要在價值鏈某些特定的戰略環節上的優勢。價值鏈列示了總價值、并且包括價值活動和利潤。價值活動是企業所從事的物質上和技術上的界限分明的各項活動,這些活動是企業創造對買方有價值的產品的基石。利潤是總價值與從事各種價值活動的總成本之差。
我們舉個常見的例子,比如餐飲業。餐飲店的價值鏈怎么管理?我們分析下成本,你開一個店至少一兩百萬投入進去,還有不計成本的精力和時間等無形成本。然后應該把更多精力和時間用在客戶上,用在客流量上,讓前面投入的幾百萬價值呈現出來,這就是餐飲老板社群營銷,營銷模型,我這已經給你準備好了。
這個社群營銷模型,貌似是我們的利潤產品,其實還不是。我們的產品是不斷迭代更新的。這個產品,也是我們針對我們幾百上千個客戶準備的。餐飲老板,感覺自己投入這么多了,思維開始跑偏,從供應商身上做文章了。這是價值鏈跑偏了,慢慢會給自己帶來不少問題。我們有一個客戶,就做的非常好,這個老板跟我講:我們不擔心客人吃,想吃什么,我們哪個產品就在展臺上方的很多,就是讓你吃,客人吃高興了,我們的生意才更好。這就是餐飲行業的價值鏈管理。
總結來說,制定品牌戰略都想顛覆式創新,當然行業結構是可以改變的,但在進入前不能過分依賴于對行業結構的改變來選擇自己的新價值鏈、新客戶,因為這需要強大的實力,而且它本身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能改善行業結構的盈利能力,但也會輕易地破壞這種盈利能力。所以,行業內競爭的激烈程度相對越高,就越有助于阻止新競爭對手的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