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策劃以姓氏創品牌
【以己之姓氏,創百年品牌之名】
很多國外歷史悠久的企業品牌,很多是以創始人的姓氏命名的。比如汽車行業的百年品牌:勞斯萊斯(1906)以創始人查理·勞斯和亨利·萊斯命名、奔馳(1886)以創始人也是汽車發明者卡爾·奔馳命名,福特汽車(1903)是由發明“T型車”的亨利福特姓氏命名。我們國內的汽車品牌策劃方面,也開始以創始人的姓氏命名了,長城汽車創始人魏建軍創立了魏派汽車。 日化界的國際巨頭,比如寶潔(1837)P&G全稱Procter & Gamble,是由創始人威廉·波克特(WILLIAM PROCTER)與詹姆斯·甘保(JAMES GAMBLE)的姓氏合拼而成,另一巨頭強生(1886)的名字,則來源于創始人詹姆斯·伍德·約翰遜的姓氏。
歐洲的老牌奢侈品牌,比如路易威登LV(1854)就是以創始人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姓氏命名。香奈兒(1910),加布里埃·香奈兒(Gabrielle Bonheur Chanel),普拉達Prada(1913)的創始人是Mario Prada馬里奧·普拉達,愛馬仕(1837)創始人是蒂埃利·愛馬仕(Thierry Hermes)。中國知名度高的百年品牌也是有不少的,北京同仁堂(1669)、張小泉(1663)、老鳳祥(1848)、茅臺(1915)、全聚德(1864)等。但這里面只有張小泉(1663)用了創始人的名字。
【姓氏人名的品牌,自帶IP屬性,自帶流量光環】
國際大牌為何熱衷于個人名字做品牌名呢? 這源于歐美有家族(貴族)意識,以自己名字命名一份家業。以現在來看,創始人的故事都足夠當成品牌策劃的IP原型來講了,這里就自帶了不少的流量。
【名字是最大的品牌資產,亂改名字會瓦解品牌資產】
德國拜亞動力成立于1924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幅動圈耳機,是世界音頻聲學領域的領導企業之一,在耳機、話筒、會議系統等方面居于領先地位。但在2018年4月,德國著名耳機品牌拜亞動力(beyerdynamic)官方宣布,期已正式啟用新的中文商標名“拜雅”。一改有點不敢認,何必呢?奔馳的創始人卡爾·奔馳,原來的翻譯叫做卡爾·本茨,現在我們看到官方的說法已經統一為“卡爾·奔馳”。很好,名字的事,再小的事都不是小事。
一家美國公司的改名震撼了全球奢侈品業界。2017年10月,Coach公司正式宣布更名為Tapestry,中文意為“掛毯”,不僅公司名稱已改為Tapestry,其在紐約證交所的股票代碼也跟著從COH變為TPR。CEO維克多·路易還充滿詩意地闡釋:“掛毯這個名字精準微妙地比喻了我們的價值觀。每一根毛線要相互配合,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才能織成一張美麗的掛毯,這就像我們公司的各個子品牌之間的關系。”其實不改更好,何必呢?
【歐賽斯觀點】對于歷史悠久的企業、品牌策劃來說,名字是最寶貴的品牌資產,再大的短期利益都不值得去改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