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透品牌策劃廣告洗腦原理
為什么有的品牌策劃廣告,人們看了會被洗腦?為什么有的廣播廣告聽完余音繞梁,揮之不去?為什么話說久了自己就會信以為真?今天我們就來為你揭秘品牌策劃廣告宣傳中建立信任的邏輯。
在商言商,廠商制作廣告,當然也是受眾能多記住產品一點信息,多記住品牌一些特征,在購買的時候能優先考慮。那么,優質的廣告內容有什么特征呢?我們現在就揭秘“洗腦”廣告最最重要的三要素:
一、戲劇性。產品本身有其戲劇性,廣告大師李奧貝納認為“產品即英雄”,其創立的李奧貝納廣告公司的核心創意原則是:每一樣產品本身都具有它與生俱來的戲劇性。
馬蜂窩旅游APP品牌策劃的廣告中,用了《大話西游》中唐僧的啰啰嗦嗦和演員黃軒干凈利落的風格形成沖突,兩人一番計較后黃軒一錘定音:“旅游之前,先上馬蜂窩“這就是劇情的戲劇性。馬蜂窩產品本身的戲劇性體現在哪里呢?就是結尾用女聲唱出來的一句旁白“馬蜂窩,嗡嗡嗡。”可見,如果你想拍出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廣告片,記得先去研究產品本身的戲劇性,記住,優秀的產品本身就有故事。
二、節奏感。為什么鳳凰傳奇、抖音上的旋律大家聽一遍就能跟著哼?洗腦歌曲就是用這樣的重復不斷強化瞬間記憶,讓你想忘也忘不了,聽過一遍的歌,看著歌詞竟然不由自主地唱出來了!!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神曲洗腦叫“Earworm”(耳朵蟲現象),一種大腦神經運動。神曲幾乎就是針對這種耳朵蟲現象量身定制的,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提出過一個理論,叫“不自主記憶提取現象”。
神曲通過簡單粗暴的旋律,能夠不斷刺激人的大腦,讓大腦不斷注意它,并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一旦提取線索出現或僅僅感到無聊時,大腦就會觸發相關信息,你的腦子里就開始拼命單曲循環某個神曲的片段,越是想停,就越停不下來。你的廣告也試試用神曲。
三、規模感。品牌策劃的廣告要高頻重復,廣泛應用,廣告不投入則已,一投就要砸出足夠分量的場面來。廣告出現第一次你不以為然,出現第二次你可能就會好奇“到底是怎樣的,真有廣告說的那么好?”,第三次出現的時候你可能就很想去嘗試一次,看看產品到底怎么樣了。重復投廣告體現了廠商的品牌意志力,在這場買賣雙方意志力的較量中,其實消費者從來就沒贏過。
總結來下,品牌策劃洗腦廣告三個關鍵要素就是“戲劇性、節奏感、規模感”。“身懷利器,兇心自起”,一方面我們告誡廠商要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另一方面我希望消費者理性消費,不被無良廠商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