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母體,化腐朽為神奇
開一家面向全世界的中餐館,如何讓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人在看到品牌第一眼的瞬間就意識到這是一家中餐館是你要面臨的第一個難題——然而只要一張李小龍畫像,一切就盡在不言中了。拿一副春砂仁,即使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地跟別人講它的功效與價值,依然可能被人忘得七零八落——然而只要看到商標上的李時珍,每個人都會主動前來詢問:它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噢,養胃!
這就是文化母體的力量。
為什么擁有文化母體加持的品牌立刻會變得不可同日而語?文化母體是一個由符號和儀式的形式體現出來的為很多人所共有的某種認知。而一個品牌建立所要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目標人群的心智中建立認知。找到一個文化母體,讓品牌寄生在其之上,就等于直接邁過了建立品牌最艱難的部分,就能從中汲取無限的認知原力。
將文化母體運用到極致是什么樣的?
牛肉湯潮不潮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趙太祖救駕湯一定潮
牛肉湯——蘭州拉面、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之后的第四大全國性組織。兼備南北方人民喜愛。夫妻店、小作坊、隨便吃吃的代名詞。
宋太祖——古代中國鼎盛時期宋朝的開國皇帝。一手締造了經濟發達,百花齊放的大宋王朝。無數文人雅士心中“宋朝之后無中國”的古代中國夢。
如果你讓我相信,牛肉湯其實不廉價,甚至還有一點小高端。無論怎么說,我還是會覺得這有一點難以想象。
可你要告訴我,這是一碗宋太祖喝過的湯。不用再多說什么,首先我知道它一定不會太糟!
雖說牛肉湯老少咸宜,但配不上我挑剔的脾氣。
不要非說年輕人中正風靡,那只會讓我嗤之以鼻。
送走2019,年輕X國潮自信不回頭。
什么,趙太祖救駕湯?牛肉湯潮不潮我不知道這個聽起來一定潮。
畢竟——
故宮的乾隆都已成為國潮靚仔
更有性格的趙太祖憑什么不潮!
已經聽煩了花言巧語,營銷口號勾不起我的食欲
一碗平淡的牛肉湯,又能被說到多么美味去?
但倘若你提到“奉旨喝湯”
我還真來了一些興趣。
要問為什么嘛,也沒有為什么
順從旨意!
一碗小小的牛肉湯,依靠文化母體宋太祖,提升了品牌價值,革新了品牌調性,下達了消費者難以拒絕的消費指令。
因為皇帝是至高的,皇帝喜歡的東西必然不會廉價。
因為國潮是復古的,傳統文化的再開發一定充滿年輕。
因為在上述的語境之下,奉旨喝湯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這些都是每個人普遍擁有的慣性認知。這就是文化母體的魔力,當你成功地將品牌寄生在一個文化母體上時,消費者的思維就會進入這個文化母體作為語境下的定式,就會順理成章地自發思考得出你想要的結果。
李時珍的珍 珍貴仁的仁
歐賽斯在服務金花坑春砂仁初期決定聚焦養胃市場,制定了中國兩大養胃品之一的戰略定位。可是怎樣讓消費者在認知中將二者聯系起來呢?冷門的春砂仁本來就沒有幾人知道是為何物,為它捆綁一個價值認知更是難上加難。
好在通過品牌挖掘歐賽斯發現了春砂仁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的記錄,李時珍毫不意外成為了春砂仁的文化母體。
在中國,李時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東方藥神,如果李時珍成為了某個品牌形象的核心元素,每個人看到這個品牌時都會產生自發的思考——
這個產品一定有某方面的藥用價值。
是什么呢?——養胃。
你用任何方式灌輸給消費者的品牌認知,都不可能比消費者自己產生好奇然后通過調查得出的認知更加深刻。
歐賽斯想要為春砂仁賦予禮品的品牌屬性,然而禮品行業競爭接近飽和,春砂仁如何登陸乃至致勝?
好在乾隆以砂仁禮贈貴人傳為美談,成為了春砂仁的又一個文化母體。
雖然時光流轉,此貴人非彼貴人,但禮敬之情不曾變,春砂仁的品牌血統中早已經擁有了禮品的基因——禮贈春砂仁,代表著對一個人的珍視。
珍砂仁贈貴人——
珍貴仁。一個全新的品牌應運而生。
當一份以李時珍形象作為商標的珍貴仁送到一個人面前時。
他看到珍貴仁三個字,首先會感受到送禮人對他的深重情誼。
接著看到李時珍,會促使他探尋并了解到這是一款“養胃珍品”。
情感價值與實用價值,一份禮品的兩個使命,就這樣在文化母體的幫助下完成傳遞了。
激活已有的認知,往往帶來成倍于創造全新認知所取得的成果。尤其是那些隱藏在萬千文化母體之中的似曾相識的情感,最是動人。穿越重重區隔帶給消費者共同的認知,是品牌成長最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