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虎教你賣點挖掘三大定律
今天是歐賽斯2019年的開年培訓首講,有請BU4總監蔡華虎給大家講授如何挖掘產品的賣點。
營銷策劃的主角永遠是產品,產品要推向市場,首先得問問:賣點是什么?產品賣點,就是能夠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獨特利益點,也是廣告訴求點和獨特的賣點主張。50年代初美國人羅瑟·里夫斯(Rosser Reeves)提出USP(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理論,意思是“獨特的銷售主張”。50年代初美國人羅瑟·里夫斯(Rosser Reeves)提出USP(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理論,意思是“獨特的銷售主張”。賣點有三個關鍵詞:“利益承諾”、“獨特”、“強而有力”。
你也來看看,以下這些廣告語:
1、怕上火喝王老吉
2、云南白藥創可貼,有藥好的更快些
3、樂百氏純凈水,二十七層沉淀(27層過濾)
4、格力空調,掌握核心科技
5、農夫果園,喝前搖一搖
6、益達,吃完、喝完,嚼2粒
想想看,他們的產品賣點是什么?訴求點是什么?
無論是“利益”、“說法”、“概念”,這些都是賣點的表現方式。因而,賣點以產品為本位,以產品為原點進行的差異化訴求。有利益說利益,沒有利益找說法,說法不夠就造概念。
那么,究竟要怎么樣才能找到正確的、打動人購買的賣點呢?華虎接下來講到賣點尋找3大黃金定律:
定律一、圍繞產品層面提煉核心賣點;定律二、從品牌層面提煉核心賣點;定律三、從社會觀念里尋找核心賣點。
以這三大黃金定律為基石,我們總結出尋找賣點還有6大法則:
1、確有其實:賣點(概念)永遠不能代替產品,必須建立在產品實物基礎上。通常一個產品的賣點不會只有一個,而將哪一點提煉為核心賣點并不取決于產品自身實際功效(或特色)強度排序,也不是由技術人員確定的,而是按照市場需求排定的。但記住,“不實在”是騙子,“太實在”是傻子。
2、確有其實:賣點(概念)永遠不能代替產品,必須建立在產品實物基礎上。通常一個產品的賣點不會只有一個,而將哪一點提煉為核心賣點并不取決于產品自身實際功效(或特色)強度排序,也不是由技術人員確定的,而是按照市場需求排定的。但記住,“不實在”是騙子,“太實在”是傻子。
3、確有其市:必須有足夠數量的受眾(需求者),過分狹小的目標市場將會降低產品獲利的空間。選擇的對象必須是有購買能力的、相對集中的、容易鎖定的。
但要記住,雖然市場細分已成為取勝市場的法寶之一,但細分的程度需要有一個量化界線。
4、確有其市:必須有足夠數量的受眾(需求者),過分狹小的目標市場將會降低產品獲利的空間。選擇的對象必須是有購買能力的、相對集中的、容易鎖定的。
但要記住,雖然市場細分已成為取勝市場的法寶之一,但細分的程度需要有一個量化界線。
5、確有其特:你所提煉的核心賣點要盡量優于或別于其它同類產品,要有自己的個性、突出自身特點,要巧妙別致、給人以美感,有寓意、易識別、易記憶、易傳播、吉利、不違背習俗,太過直白和嘩眾取寵均不可取,要能夠體現產品特質,可延展、可持續。
6、確有其途:你所提煉的核心賣點,必須有能夠傳遞給目標消費者的途徑,最好是捷徑。
傳播必然有代價,好的核心賣點是能夠找到其“廉價”的快速傳播通路。
篇幅有限,不能完整表述蔡華虎老師所講的全部精華。更多精彩干貨,請關注歐賽斯官網和官方微信、簡書等平臺。你在成長,歐賽斯也在成長,一起加油!